有风自南

人丑就要多读书

别让你的着急,毁了孩子的童心

《牵一只蜗牛去散步》
台湾 张文亮

上帝给我一个任务
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。
我不能走太快,
蜗牛已经尽力爬,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?
我催它,我唬它,我责备它,
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,
彷佛说:“人家已经尽力了嘛!”
我拉它,我扯它,甚至想踢它,
蜗牛受了伤,它流着汗,喘着气,往前爬…
真奇怪,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?
“上帝啊!为什么?”
天上一片安静。
“唉!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!”
好吧!松手了!
反正上帝不管了,我还管什么?
让蜗牛往前爬,我在后面生闷气。
咦?我闻到花香,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,
我感到微风,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。
慢着!我听到鸟叫,我听到虫鸣。
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!
咦?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?
我忽然想起来了,莫非我错了?
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。


1

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圣诞节,一个三岁的小女孩为了包装礼物盒子浪费了一卷金色包装纸,生活本来就很拮据的父亲异常恼火,狠狠责备了她。

第二天一早,小女孩把自己做的礼物给了爸爸,说:“爸爸,这是给你的。”爸爸为自己之前的过激行为感到内疚,但是打开一看,盒子里面竟然是空的,他又气不打一处来,对着女儿大吼:“你不知道送别人礼物时,里面要有东西吗?”

这时,小女孩含泪看着爸爸说,“爸爸,这不是空的。我昨晚放了好多我的飞吻在里面。都是给你的,爸爸。”

爸爸一下子心都化了。他一把抱住女儿,并请求女儿的原谅。

我自己的生活中,也常常遇到这种情况,不等孩子道明原委就急吼吼开始责备他们。

有一次,我身体不太舒服,心情有些沮丧。偏偏这时,四岁的儿子开始大声唱歌,吵得我头疼,所以我气急败坏地说:“你能不能别唱了?妈妈心情不好,需要安静。”小家伙委屈地看着我说:“妈妈,我唱歌就是为了让你开心啊!”

还有一次大家一起吃水果,小家伙第一个伸手,拿了一个最大的芒果,我连忙地阻止他说:“妈妈平时给你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还记得吗?我们要把大的让给姥姥吃。”

儿子的小手捧着那个大大的芒果,委屈地说:“妈妈,我拿这个芒果是想给你吃的。”

那一刻,我的心也融化了。在孩子心中,什么伦理道德,什么三纲五常,只有妈妈是自己最爱的人,最好的东西就是要留给最爱的人。这么朴素的道理,我们大人却用自己的标准去格式化他们。

我们成人后天的教育总是想给孩子洗脑,殊不知尊重他们心中本能的爱胜于一切。我们总是等不及听孩子的原委,就按照自己既定的思维方式和偏见给他们下了定论,误解他们的纯真,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。其实有问题的是父母自己——

正因为成人世界的三观开始坍塌和萎缩,才开始对孩子的纯真视而不见甚至打压碾轧,让他们的天真蜷缩到越来越小的角落,直到消失……



2

为什么很多父母会这样对待孩子呢?

因为在多数父母的潜意识里,孩子就是自己的衍生和附庸,或者自己未来的替代品。

我们爱他们,多半是因为爱自己,而孩子身上正好复制了我们的某些特质;

我们希望他们优秀,多半是因为我们自己还不够优秀,想让孩子代替我们继续努力攀登人生新高度。

所以,父母潜意识里根本没有把他们当作独立的个体,不够尊重他们自身的意愿和发展的规律。

而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成长的规律:

有的孩子语言天分发展地慢,要两三岁才开口;

有的孩子身体协调性后发展,所以跳舞动作总是不如别的小朋友;

有的孩子数学能力提前发展,

有的孩子音乐天赋早于别的孩子;

有的孩子天生敏感脆弱;

有的孩子生性开朗活泼……



如果父母一味去跟别的孩子相比较,就会自己陷入沮丧,觉得自家的孩子就是没有邻居的孩子好,渐渐把这种竞争意识和负能量带到亲子关系中,从而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,让孩子产生不如人的自卑感,长大后还会产生嫉妒心理,心胸狭窄,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。

3

最近疯传的退休老教授的《牛娃之殇》就是典型的拔苗助长:

为了进名校,全家给幼儿园的小朋友打鸡血,各种辅导班,各种施加压力,最后导致孩子患上了心理疾病。

老教授最后把他家牛娃的问题归咎于整个中国社会,决心移民。

诚然,社会教育风气是一个重要的原因,但是父母心有不甘,孩子到哪里都不会安生。

九月开学之际,网爆多名中小学生开学前不堪压力而自杀的新闻,更令人扼腕叹息。

如今中国面临的教育问题,其实70年前的德国早就引起重视了。

黑塞的诺贝尔奖作品《在轮下》,写的正是一个名叫汉斯的牛娃,为了满足父亲和老师的虚荣心,夜以继日地复习迎考,终于考上众人羡慕的神学院,最后却因长期持续的压力,没有时间娱乐释放自己而得了抑郁症,最后被退学、自杀。

这部作品对当时的德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也许正是这个原因,德国现在的教育理念让中国人觉得匪夷所思——

德国《基本法》规定,禁止设立先修学校,也就是说孩子在上小学前,任何人并不可以对其进行所谓的学前教育,如跳舞、体操、读书、绘画、钢琴、外语、奥数之类。

他们的幼儿园主要学习三件事,都很务实:社会常识、动手能力、情商(尤其是领导力)。相比中国传统教育对知识灌输的强调,德国更注重传授实际技能,以及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。

如今的德国,8岁前的小孩子可能都不如中国孩子会算术、会拼写、会读书……但是德国拥有精良的工业制造、创意新奇的艺术设计、首屈一指的医疗水平,史上获得诺奖的德国人更是多达102位,这一切无不昭示其国民教育的成功和世界强国的地位。

所以,所谓“赢在起点”、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这些论调是完全是蛊惑人心站不住脚跟的无稽之谈。

对待孩子,我们要永远承认个人发展的多样性:

有的人是仲永,从小是神童,长大泯然众人;

有的人是骆宾王,从小会吟诗,长大成了大诗人;

有的人是爱迪生,小时候被怀疑弱智,长大成了科学家;

有的人是海伦·凯勒,确实身患残疾,却用坚毅定义了不同寻常的成功之路。

而大多数人,从小平庸,长大依然平庸。

既然每种可能性都有,父母就要做一个悲观主义者,接受自己的孩子有可能平庸一生的可能性。也为孩子建设好心理,让他们即使平庸,也能接纳自己,热爱生活,开心得过好自己的人生。

确实,人生不是百米冲刺,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。你根本无法用起点来衡量人生的最终状态。

用不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标准,来判定一个人复杂、充满偶然性的一生,是极不负责任的。

知乎上有个问题回答得特别好:

—— “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有道理吗?

—— 一辈子都去和别人比较,是人生悲剧的源头。



4

黑塞在《德米安》又译《彷徨少年时》中写道:

“我想象自己的未来,我曾梦想属于我的角色,也许是个作家,是个先知,或者画家,或其他职业。但这一切都不对。我不是为了写作、为了布道、为了画画而来,不管是我或任何人都一样。这一切都是附带产生的。每个人真正的职责只有回归自己。”
理查德·耶茨的《革命之路》也写到:

“你真的认为,只有艺术家和作家才有权利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?听我说,我不介意你五年什么都不做,我也不在意五年之后你告诉我,你想成为的不过是个砖匠,或者是机械工,或者是水手。你难道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吗?我所说的一切跟可以感知的才华没有任何关系,现在是你的本质被桎梏起来了,是你,真正的你,被一再地否认,否认和否认。”
真正成功的父母教育,不是武断地为孩子设定未来的职业道路,无论是科学家、艺术家、音乐家、金融家、医生、律师、教师……,也不是刻意把孩子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原型,而是真正帮助孩子找到自我。

电影《阿甘正传》有一段经典的对白:

——“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? ”

——“什么意思,难道我以后就不能成为我自己了吗? ”

如果有一天孩子问我:怎样才能成为很厉害的人?

我一定会引用知乎上的话告诉他:

“如果你注定要成为厉害的人,那问题的答案就在你的血脉里;

如果你注定不是厉害的人,那你便只需要做好你自己。”

5

最好的亲子关系,是跟孩子一起成长。放低身段,用他们的视角去看待问题,从他们的内心去感受天真的快乐。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也是每个父母身体老去、思维定型之前突破自我认知的一次至关重要的机会。

如果这一次的成长不能进入一个孩童的时代,年老的后半辈子都可能会深陷在世俗的泥淖中挣扎,从而与孩子有着不可逾越的交流鸿沟。

所以,正如开头的小诗“牵着蜗牛去散步”,你有没有意识到,在我们抱怨孩子太慢、耽误我们时间的时候,其实正是上帝赐给我们每个大人一个慢吞吞的小天使,提醒我们自己慢下来,再慢一点,指引我们成年人重新回归生活本身呢?

每个孩子都是来帮助父母成长的小天使。有的父母顽固不化,不肯学习和成长,反而把小天使变成平庸的俗人;只有不断坚持自我修行的家长才能被感化,和小天使一起成长,成为大天使。

安妮宝贝在《眠空》中对她的孩子说道:

“我要谢谢你来到这个世界,投靠我。借助我的肉体实现你的存在。我相信你有使命在身。
用你纯洁、明亮、温暖、有神的光芒,照耀我,逐一充满我与这个世界之间隔膜的距离。让我得以平静、坚强、持续。你扶助我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时间。我知道,你是来挽留我的。挽留我与世间始终存在的一种岌岌可危的脆弱的关系。
把美好的东西,放在你的手上,就如同放在我自己的手上。
愿你以本真的样子存在于世,感觉到快活。有来自于这个世间和自处的容纳之地。自益和有益于他人。
我爱你胜于我的肉身停留于这个世界上的时间。”
原谅我的大段引用。因为这段文字说出了我所有想对孩子说的话,而且我也不能说得更好了。愿与所有人分享。

虽然中国的传统是百善孝为先,感恩父母,可是我想说,除了感谢父母,我们也要感谢自己的孩子,而不是拿三纲五常去“教育”孩子感恩我们。

因为,孩子将父母重新带回人生的原始起点。

是他们用童稚的视角,打开一扇我们需要俯下身才能看到的多姿多彩的谦和世界;

是他们用稚气的言语,冲击我们在世俗浸淫已久的三观;

是他们用天真的童心,让我们重新体验老子所说的“复归于婴儿”那种生命本真的状态。

龙应台在《孩子,你慢慢来》的序言“蝴蝶结”中有一段触动人心的文字:

“我,坐在斜阳浅照的阶上,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,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,用他五岁的手指。 ”
愿我们为人父母,能够暂时忘记俗世的喧嚣和熙攘,用足够的耐心和温柔,从容地陪伴孩子度过美好的时光,并在他们的成长中完成自身的修行。

父母长成智者该有的从容姿态,孩子长成孩童应有的活泼模样。

那便是人间天堂。

评论 ( 2 )
热度 ( 4 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有风自南 | Powered by LOFTER